让奋斗基因融入血脉——脱贫攻坚的湖北答卷③-z6尊龙旗舰

让奋斗基因融入血脉——脱贫攻坚的湖北答卷③

2021-04-15 10:33 湖北日报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精神的高度概括,令人心潮澎湃。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在向贫困宣战的伟大斗争中,荆楚人民一次次展现出面对贫魔敢叫板、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力量。

扶贫更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摆脱精神贫困,让“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在每一个湖北脱贫故事中生动展现。

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田间地头萌芽,让枯木逢春。

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灵魂深处发起,让山水焕新。

脱贫有多难,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有多拼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走进湖北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这股精气神扑面而来。

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地处武陵山深处,平均海拔1200多米。“三面都是河,后面大山坡,祖祖辈辈像骆驼。”深涧河谷犹如一道天堑,阻断了出山的路,也阻挡脱贫致富的脚步。

难道贫困就长在了大山里?店子坪人不信!

仔猪卖了、耕牛卖了、年猪卖了,连“留守老人”都捐出皱巴巴的20元纸币……王从新、王光国父子带领店子坪村民接力42载,愚公移山,绝壁开路。

桥通、路通,前后历时8年!

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开了进来,土豆、红薯、猕猴桃源源不断运了出去,昔日的穷山村已成“桃花源”。

有一种精神叫“不甘”,它鼓舞着人们铆足一股劲改天换地。

竹溪,国家级贫困县、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达35%。

父亲多病、母亲残疾、哥哥去世、孩子年幼,水坪镇向家汇村,31岁的村民郭应宝没有怨天尤人。

2015年以来,竹溪县整合数十亿元资金,在向家汇村打造夯土小镇桃花岛。地处鄂陕渝三省市交界处,景区刚刚开业,就人气爆棚。郭应宝将低矮破败的土坯房修葺一新,成为桃花岛景区小有名气的农家乐。

“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郭应宝一手抱着襁褓中的老二,一手牵着2岁多的老大,招呼客人、给大厨妻子打下手,50平方米的店面,高峰时一天收入上千元。

竹山县文峰乡中沟村村民龚元贵,在河北一处铁矿上打工时发生意外事故,造成骨盆骨折,只能辞工回家,成为贫困户。2016年,龚元贵筹集30多万元资金,建起400多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场,谁料不到两个月,生猪病死大半,损失20多万元。

“养殖场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一定不能倒下!”他买来相关书籍刻苦学习,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都待在养殖场钻研。在不懈努力下,生猪越养越肥,顺利出栏。现在,他成了村里的养猪能手。

巴东县水布垭镇鞍场村的陈兹方,先天没有双臂。“你这样困难,就去睡在村委会大门那里,要政府给你搞救济。”有人给他出主意。陈兹方却断然谢绝,“没有手,我还有脚,我不信走不出困境。”

他相继学会养猪养羊,用脚劈柴、锯柴,甚至练会用脚穿针、用手机、操作电脑等“绝活”;2016年,网店“陈兹方铺子”正式挂牌,卖苞谷酒、腊肉、水果等,2019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他还成立合作社,吸引周边农户加入,先后帮助200多农户销售土豆、腊肉、脐橙等土特产,帮大伙增收500多万元。

脱贫有多难,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就有多拼。

保康县七成以上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千百年来人们为水愁、为水困。

一盆洗脸水,一家人轮流洗,洗成了黑水还舍不得倒掉;办红白喜事,最看重的礼物是两担水。

“十二五”末,保康县仍有3.3万人存在饮水难。从凿窖围堰,到山脚“老井”提水,办法想尽了,干净的水还是没着落。

马良镇赵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曾大着胆子打井,在180米深时遭遇“天坑”,几十万元打了“水漂”。

这块“硬骨头”被置于脱贫攻坚利齿之下,列为当地“一号工程”,县委书记担任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有水了,有水了!”2017年,深井取水成功,村民哭了又笑了。

清泉滋润了山村,贫困户张继涛的地活了,思路更活了,“有了水,我种了25亩线椒,一年收入6万元!”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扶贫先扶志,让千万贫困户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在人们脚下伸展。

解开思想疙瘩,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阳新县三溪镇的明安林,单身多年,住在漏雨潮湿的老屋里,患上风湿性骨病,不能干重活,靠吃救济过日子。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扶贫干部多次上门交心谈心,明安林道出心中郁结:年轻时酗酒成性,妻子离家出走,一个人孤苦无依,过一天算一天。

“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你的依靠。你想做什么,我们都全力支持!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一席话说得明安林热泪盈眶。

过了几天,明安林找到村委会,提出养蜂酿蜜。村“两委”很快帮他筹集1.5万元启动资金,驻村干部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指导。2019年,明安林养蜂纯收入达到1.6万元,加上护林员的固定工资,年收入3万多元,顺利脱贫。

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比给钱给物更重要。

47岁的韩建红,红安县二程镇光山岗村村民。前些年,他得过且过,家里穷得叮当响。

“有田有地,有手有脚,只要人不懒,一定能致富!”驻村干部一次次“激将”,韩建红心动了。

承包油茶山林、鱼塘、田地,养鸡、养牛、养羊。苦干一年,销售收入60万元,韩建红一家顺利脱贫:“我终于明白,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短!”

精神扶贫,思想转变。懒惰可耻、致富光荣。红土地上,一颗颗奋斗的心被激活了。

脱贫首要的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竹山县麻家渡镇,中国绿松石之乡。走进十星级文明创建展览馆,一张泛黄的《人民日报》,诉说着它的过去——

1989年7月,该报刊发《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文中报道,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村民靠绿松石一夜暴富后,一些群众价值追求滑坡,村里乌烟瘴气。

“决不能在带领农民致富时,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县委县政府深刻反思,以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为载体,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协同发展。

时光荏苒,昔日的“精神乞丐村”如今成为“全国文明村”。

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精神脱贫行动方案》,从制度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向“精神贫困”宣战。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贫困群众有了市场主体意识、竞争意识——

五峰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贫困户卞周菊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消息传回村里,脱贫户余家洪也憋足劲儿:“她能靠双手勤劳脱贫,我也不能落后!”

在咸安,“脱贫光荣榜”挂在村头,先脱贫者,戴大红花;在罗田,脱贫示范户进村入户,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激励后进。

在安陆,113个爱心超市激励贫困户参与村里公益活动。以往村干部慰问贫困户,要黑灯瞎火悄悄送,生怕边缘户看到了说风凉话。现在贫困户争相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扶贫慰问摆上台面,放在明处,群众心悦诚服。

破解“好政策养懒人”难题,产业帮扶从人人有份变为“以奖代补”——

发展好,奖补多。贫困户收入超过省定脱贫标准,各县以户为单位,连续3年现金奖励,最高一年可奖励1000元。

奖勤,也要罚懒。随州建立精准扶贫“奖勤罚懒”机制:贫困户有抹牌赌博现象,一经核实,取消各项优惠。

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扶贫不是慈善救济,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就一定能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授人以渔,从“我要富”到“我能富”

贫困是物质的贫乏,但归根结底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脱贫攻坚,提升贫困户的专业技能是关键。

郧西县开出“培训大篷车”,将免费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乡镇发展什么产业,大篷车开展什么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人掌握一技之长:竹藤编、织女绣、电子元器件组装、渔具加工等,就近务工,顺利脱贫。

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绣花技能培训场场火爆。起初,留守妇女免费学习绣花技艺,学成后在家上班、按件计酬。后来,开办起技能培训课堂,手工技艺、文化传统、旅游服务样样都学,贫困群众眼界更宽、门路更多了。

神农架林区松柏镇白莲村,54岁的庄辉国因车祸治疗用光积蓄,还欠债10余万元,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要脱贫,靠种几亩小麦、玉米肯定不行。”他想发展大棚蔬菜,恰逢林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蔬菜种植培训,便一边参加学习,一边在种植过程中摸索技巧。每天天不亮,他就将头天下午采摘的蔬菜送到20公里外的松柏镇农贸市场,刮风下雨、烈日严寒,从不间断。从1个大棚起步发展到12个大棚,2019年还清外债,去年还新买了一辆皮卡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级政府牢牢抓住培训这个“牛鼻子”,向科技要生产力,为贫困地区铺好路、加满油,为优势产业造就千千万万有知识、高技能的劳动者。

提高农民劳动者素质,农业企业是主体。

恩施玉露生产销售的领军企业,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面向贫困户创业者开展“创业孵化”,提供带薪跟班技能培训,一对一传授茶叶加工技能。5年下来,孵化茶企3家,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

从“我要富”到“我能富”,农民能力素质得到提高,劲头更足。

宣恩县伍家台村,54岁的周述权种了半辈子茶,这两年新悟出不少门道来。

“以前只种一季,也不懂管护,茶叶卖给小贩,常被杀价。”村里引进茶叶企业,推广有机茶园,手把手教技术,让周述权开了窍。现在,他一年采4季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年纯收入三四万元,“打了药,监测超标,茶就卖不出去了。”

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三元村,挂在峭壁上的狭窄盘山公路,七弯八绕。贫困户李梅芳从15箱蜜蜂起步,已经发展到30箱,越钻研越有劲头。“蜜蜂春天会分箱,容易‘逃跑’。我发明的竹筒工具,筒底抹黄蜡,有股香味,蜜蜂闻到后会钻进去,再不担心跑掉了。”去年,她还给女儿买了辆小轿车,方便在荆门销售蜂蜜。

同样醉心于“甜蜜事业”的石首市东升镇范兴垸村贫困户陈红林,在电商培训班学到店铺装修、网络引流、产品包装等技术后,将养蜂的日常场景用视频记录下来,剪辑成短片放在商品描述里,越来越多的顾客关注他的网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中央明确要求,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4月9日发布的2021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加大对脱贫县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是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一片片香菇大棚梯田般覆盖连绵山谷,层层叠叠。

这是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集中安置易迁户4237户15380人。郧阳区选定香菇作为配套产业,建设千亩香菇生产基地,打造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2020年,小镇360户易迁户种植300多万棒香菇,1200余人稳定增收。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全国有500多个山区县把香菇作为扶贫产业,产能过剩。郧阳区提出,以工业化的思维来发展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守护生态链”,走精品化道路,除传统鲜菇、干菇,还开发休闲食品,并向“香菇多糖”“香菇多肽”等保健级精深加工进军。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推进产业衔接,从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是重中之重。

看优势,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许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如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油料产量居全国第二,茶叶产量居全国第四,水稻、柑橘、生猪居全国第五,蔬菜产量居全国第六,鲜蛋、蜂蜜、食用菌、小龙虾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思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链不长、价值链不强,一直是困扰湖北农业发展的难题。以生猪产业为例,我省年均出栏生猪4000万头,万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居全国之首。然而,类似双汇、雨润等猪肉深加工企业,却与湖北无缘。

产量大省如何变成产业强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加快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

一些地方正在行动。

在随州,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大洪山”茶叶,在非洲闯出了一片天地。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多国隔离封闭边境,但在受疫情影响最大的1月-8月间,“大洪山”仍出口700多万美元。

在恩施,来自浙江的龙马新果实业有限公司,把抹茶技术带进深山,发展抹茶种植基地1573亩,带动1516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阳新,仙岛湖天空之城景区打造“世界最大的玻璃底观景平台”,一开业就成为网红打卡地,周边29个村整合扶贫资金投入景区,贫困户按月领取分红。

湖北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囿于交通不便、人才匮乏、投入不足等难题,“养在深闺人未识”。经过几年奋斗,如今,秀美山川正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成为走向共同富裕和全面振兴的最好资源。

依托头部企业,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出去;引进社会资本,把城市游客引进来,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正沿着深山向外铺展……

从贫困到小康,穷苦的日子渐行渐远。

从小康到富裕,奋斗的鼓点愈加铿锵。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网站地图